
历经两次撤单、三度更换指令券商,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宝光电”)冲刺北交所,明日上会。这家顶着“国度级专精特新小巨东谈主”光环的企业,虽在2025年11月更新功绩预报,声称营收将同比增长15.69%至32.7%,但高达93.45%的单一客户依赖、与竞争敌手的蹊跷双向来回、畸高的业务理睬费及屡遭监管警示的信披问题,仍让其上市出路蒙上油腻暗影。成本阛阓不禁质疑:这究竟是一居品备中枢竞争力的科创企业,还是依附巨头的“代工场”?
图片
三度撤单背后:信披违纪留症结问询文牍与底稿“打架”
通宝光电的IPO征途号称“三战三北”。2018年上会前夜临时撤单,2024年二次呈文仅一周后便以“财务讲述灵验期”为由除去,而彼时恰逢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监管查明,公司因收入核算罪责、存货跌价准备贪图不准确,导致2021年年报至2023年半年报等三期中枢财报数据失真,组成信披违纪,董事长、总司理、财务认真东谈主三东谈主被监管言语。
更严重的是,北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直指环节:公司部分问询文牍与保荐机构东吴证券的职责底稿不一致。这一细节清晰了公司内控体系的紧要颓势——行动IPO中枢底线的信息裸露,不仅存在历史作秀症结,还出现刻下裸露与核查依据矛盾的情况,让阛阓对其财务数据着实性打上深广问号。而如斯症结缠身的企业,却能通过东吴证券的内核会议审核,保荐机构的用功守法进度相通遭东谈主诟病。
客户依赖“破记载”:93%营收靠五菱 高价理睬费维系互助?
客户迫临渡过高已成为通宝光电的“致命软肋”,且依赖进度逐年恶化。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从94.65%飙升至99.11%,其中第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孝敬占比更是从66.83%跃升至93.45%,远超《监管限定适用指引——刊行类第5号》中“50%即组成紧要依赖”的尺度,较华域汽车、星宇股份等同业不及67%的前五大客户迫临度造成一丈差九尺。
深度绑定的代价是完全丧失议价权。五菱实施“年降政策”,价钱计划时分按上年价钱的95%临时结算,胜利导致公司LED车灯模组平均售价同比下落9.12%,毛利率永恒低于行业均值。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为维系这一中枢互助,付出了畸高的非阛阓化成本:2024年业务理睬费占营收比例达0.77%,是同业星宇股份(0.04%)的19倍之多。在五菱行动国企的配景下,如斯悬殊的理睬费互异,未免激发阛阓对其通过绝顶规技能维系互助、致使存在利益运送的估计。
双向来回迷局:竞争敌手既是大客户亦然供应商
通宝光电的供应链关系潜伏高明。行业龙头华域视觉既是公司2022-2023年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最高达10.25%),又是中枢客户,同期还是其公开裸露的同业竞争敌手。这种“客户-供应商-竞争敌手”三重身份重叠的模式,在成本阛阓极为荒僻,其来回公允性饱受质疑。
数据夸耀,通宝光电向华域视觉采购的光源产品单价权臣高于其他供应商,而向其销售零部件的毛利率却远低于对五菱的水平,造成“高价采购+廉价销售”的反常闭环。更可疑的是,华域视觉行动营收超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完全具备自主坐褥才智,却遴荐向营收不及5亿元的通宝光电采购中低端零部件,业务必要性存疑。这种模式与夙昔奥马电器通过双向来回虚增收入的作弊技能高度相似,不抹杀存在利润升沉或利益运送的可能。
增收不增利+研发孱弱:“专精特新”天禀名不副实
2025年功绩预报看似亮眼的营收增长背后,是盈利质料的连接恶化。公司预测全年净利润仅增长-4.93%至7.11%,远低于营收增幅,中枢原因是子公司广西通宝量产初期堕入阶段性逝世,新业务充配电总成前三季度毛利率仍为负。募投方式每年新增折旧摊销高达2470万元,占2024年利润总和的26.22%,若产能无法消化,将胜利统一四分之一以上利润。
更与其“专精特新小巨东谈主”身份不符的是孱弱的研发实力。2024年公司研发用度率仅4.06%,低于5%的行业均值,73项专利中15项为继受得回,原创才智不及。且公司产品瞎想主导权掌合手在华域视觉、法雷奥等企业手中,本身仅承担定制化坐褥扮装,在产业链中处于被迫“夹层”地位,所谓的“时间开头”沦为畅谈。
眷属治理隐患:支属掌控要津岗亭中小鼓励权力难保险
通宝光电的治理结构呈现典型的眷属化特征,内控灵验性存疑。实控东谈主刘国粹配偶偏执子刘威总共持股78.75%,全面掌控公司方案,其支属更是遍布要津岗亭:外甥担任副总司理,外甥妃耦执掌采购部,姐夫任门卫、弟妇任包装工,造成笼罩“采购-管制-坐褥”的支属集会。
这种布局不仅可能影响来回公允性,更让中小鼓励权力保护成为畅谈。在实控东谈主全皆控股的花式下,公司可平缓决定关系来回、策略贪图等紧要事项,而频频变动的董秘职位(2020年以来两次更换),进一步缩短了公司治理的行径性和清静性。从三度撤单到信披违纪开云体育,从93%的客户依赖到蹊跷的双向来回,通宝光电的IPO之路布满合规与经营的双重暗礁。即便其功绩预报呈现营收增长,但若无法惩处中枢依赖、治理颓势与财务着实性等根柢问题,即便荣幸登陆北交所,也难以开脱“依附巨头而活”的宿命。关于投资者而言,这家“问题缠身”的企业,更像是一场需要严慎回避的风险罗网。
